泉州海洋職業學院作為我市首批“無疫學?!?,疫情期間全校學生堅持上網課,抗疫、學習兩不誤。為保障學生們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質量,該校組織抗疫“勤務員”隊伍,一方面緊跟政策要求嚴防疫情,一方面以體貼服務溫暖學生,成為我市校園抗疫中的一抹亮色。4月15日,我們來到這所學校,走近這群“勤務員”,看一看他們在抗疫過程中有怎樣的經歷,以及他們為學生線下復課做了哪些準備?
隨叫隨到的“運輸隊”
“黃師傅,2號樓有一位患有痛風疾病的學生,需要趕快送醫!”早上7時,黃天送接到學校防疫領導小組的通知,來不及多想,立即驅車到達指定宿舍樓下接學生。疫情期間,該校迅速組建了一支后勤運輸隊,他們不分晝夜,承擔著核酸采樣人員、餐飲、抗疫物資以及學生急診就醫等運輸任務。
9時半,黃天送已經從醫院趕回學校,并把兩位早前住院后康復的學生帶回學校。據黃天送介紹,由于最近天氣多變,不少學生出現痛風、腸胃炎等疾病,需要緊急就醫。為了保證隨叫隨到,他每天只是穿著衣服小睡一會,手機鈴聲也設置為最大聲量,生怕錯過每個通知。疫情發生至今,因學生急診出車已經有50多次。
因為經常錯過午飯時間,黃天送特意在車上準備了一些面包和飲用水?!翱吹胶⒆觽兩?,我的心也會痛,只希望讓他們盡快就醫獲得康復?!?/p>
細致縝密的“后勤組”
由于疫情原因,住在校外的近1/3的物業人員無法及時回到崗位。該校依靠在校員工組成的校園“后勤組”,承擔起宿舍管理、食堂飲食、環境消殺、垃圾清運等任務。
12時正值午飯時間,食堂已經準備好了豐富的菜品。每個宿舍會派出一位學生前往食堂打飯,同時很多宿舍的生活垃圾也會隨之帶下樓。由于垃圾丟棄時間段比較集中,后勤組專門在每個宿舍門口安排了保潔人員,在宿舍門口撐起大垃圾袋,接收學生丟棄的生活垃圾。在2號樓宿舍門口,不到半個小時,一人多高的大垃圾袋已經裝滿了十多個。
下午2時,后勤組要開展每天例行的校園環境消殺工作。從校園大道、花草樹木,到教學樓道、教學教具,每個環節都要消殺到位,確保不留死角不出遺漏。
“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家人,保障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是泉海職工們的天職!”該校物業經理杜敏輝的一番話,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。
(王國良?郭雅霞)
校園消殺小隊對“育航”號輪船教具進行消毒
后勤保潔員在學生宿舍門口收集生活垃圾
“肩扛手提”的保潔員
黃師傅從醫院接回“痛風”學生
學校開設心理咨詢熱線
學生憑票出入宿舍樓
學生食堂排隊,自覺保持一米線距離
食堂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菜品